国联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48|回复: 0

中国新型节能环保元宇宙 扎实推进新时代节能降碳

[复制链接]

1355

主题

1355

帖子

4176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4176
发表于 2023-8-31 16:35:2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要“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推进生态优先、节约集约、绿色低碳发展”。今年7月11日,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强调,“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,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,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”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,着力提高能效,扎实推进新时代节能降碳,确保国家能源安全,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。
  一、充分认识新时代节能降碳的重要意义
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,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,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。节能降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,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。为全面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,节能降碳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性手段,对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、保障能源安全、工业提质升级的必然要求。
  节能降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赢得主动。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,是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、与时俱进推动工作的必然要求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们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,建立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,有力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。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时间更紧、难度更大,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。节能提高能效是优化能源消费存量、从源头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,可以充分发挥源头削减作用,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。降低碳排放,既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等低碳工业,着力做大“增量”,也需要尽量减少化石能源,做好重点用能行业节能降碳工作,解决好“存量”问题。增量存量双管齐下,才能够以较低峰值水平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,为2060年前碳中和赢得主动。
  节能降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迫切需要解决“质”的问题,在质的有效提升中实现量的合理增长。我国节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。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,必须大力推进能源领域科技创新,推进节能降碳产业创新发展,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。这一过程中不断形成发展的新动能,也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实的产业和技术支撑。企业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,不仅可以降低用能成本,以更少的能源投入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,还可以减少碳排放,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,兼顾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,对提高国民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质量、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
  节能降碳可有效缓解能源保供压力。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,我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,必须彻底改变大量生产、大量消耗、大量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,切实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,以更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。从供给看,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,但部分地区和领域的能源粗放利用现象仍然存在,在一些地区、行业和特殊时段,能源保障仍承受较大压力。从需求看,我国人均电力消费量仅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国家的一半左右,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,我国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。面对能源供需的突出矛盾,亟须把节能降碳作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、满足能源需求增长的重要途径。
  节能降碳有助于扩大有效投资、振作工业经济。在拉动经济增长的“三驾马车”里,投资相比消费和出口,乘数效应大,政策效果显现快,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。节能降碳相关项目有巨大投资潜力,市场前景广阔,据相关行业协会统计,2021年,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的节能提高能效项目投资1384.2亿元,同比增速达11.1%。随着节能降碳系列政策落地实施,技术改造投资将迎来更大增长空间,扩大有效投资的同时,将显著带动设备制造、建筑材料、建造施工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,全面振作工业经济。
  节能降碳有利于带动提升绿色技术装备水平。推进节能降碳工作,实现产业优化升级,离不开以节能降碳为代表的绿色技术装备“硬件赋能”,能够增强全产业链绿色技术装备需求,引导全行业工艺流程、技术装备升级换代,全面提升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平。我国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,通过绿色低碳共性关键技术、前沿引领技术、颠覆性技术和相关设施装备创新攻关,可有效激发科技研发创新动力,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,带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不断形成发展的新动能,也将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坚实的产业和技术支撑。
  (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请读者仅做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删除。)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免责声明: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发布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。国联论坛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国联商务网

GMT+8, 2024-11-24 16:26 , Processed in 0.077793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